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成立于2016年3月,由原图书馆、信息化技术中心合并而成。是中国药科大学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担学校文献资源建设、网络信息化服务两大任务。

图书与信息中心总体建筑面积2.89万平方米,其中江宁校区馆面积2.3万平方米,玄武门校区馆0.59万平方米。中心现设有10个实体部门,分别为信息应用部、网络运营部、校园卡部、运维部、多媒体技术部、微机中心、读者服务部、资源建设部、学科服务部、办公室。中心对接学校各个院系的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需求,开展一系列专业服务,现有事业编制职工59人,其中,中级职称44人,副高7人,正高1人。硕士学历32人,博士学历1人。人员结构正趋于年轻化、专业化和知识化,正逐步建立起一支能为学科资源建设、学科发展提供专业性服务的人才队伍。

一、馆藏资源

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馆藏资源丰富、专业特色鲜明。截至2022年,纸质资源馆藏总量已达110 余万册,其中纸质图书100万册,合订本期刊12万册;目前有119个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可在我校网络环境下使用,覆盖了中、外文电子图书、期刊、学位论文、标准、专利、会议论文、科技报告等多种文献类型;另外收集了151个开放获取资源平台。馆藏种类几乎覆盖所有学科领域。近年来,中心在不断加强纸质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,还着力进行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,坚持全学科覆盖、优先建设重点学科的原则。

二、读者服务

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以服务师生为宗旨,不断推进优质服务工作。目前,中心新建IDC中心机房,配置了各种类型的服务器、微机、全光纤存储局域网(SAN)、光盘库,整合了全校的公共服务、教学科研、管理应用服务器与存储系统,形成超融合数据中心,并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,利用移动图书馆延伸信息服务。同时,中心除了实现两校区图书的通借通还、预约等服务,还通过江苏省图工委、江苏省工程文献技术中心、江苏省高校(江宁地区)图书馆联合体等共建共享,实现了江苏省内文献资源统一检索和图书通借通还。另外,中心还引进了门禁进出口设备、自动存包柜、自助借还书机、24小时还书机、自助复印、打印机等多种服务设备,在方便读者的同时,也为建设全开放型图书与信息中心奠定基础。

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还积极利用现代化服务手段,为全校师生提供文献检索、原文传递、科技查询、文献引证等参考咨询工作,并承担了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建设工作,成立了“中国药科大学学科发展支撑平台”,为学校提供学科评估报告。中心针对全校师生的信息需求,面向全校本科生、研究生开设“药学信息检索”、“药学经济信息检索”等课程。

除此以外,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还逐步启动了多层次、个性化的服务,例如建立“馆长接待日”制度、成功举办了多届金秋读书节、毕业季活动、一小时讲座、文献检索大赛、英语口说大赛、摄影比赛等活动,深受全校师生的好评。

 三、网络信息化服务

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的另一重点工作是建设和维护校园网。目前校园网建设成效明显,现已建成覆盖两校区的校园网万兆骨干环网,校区内光缆总长达130公里,核心至汇聚节点的光纤链路均采用双路由,网络点位39888个。校园网总出口带宽10Gbps,全网支持IPv6。建成连接教学办公区所有楼宇的,万兆到汇聚、千兆到桌面的有线网,建成覆盖教学办公区支持WIFI6的全光校园无线网(CPU),并对全校师生免费开放。建成可同时接入三家运营商网络的宿舍网。此外还陆续建成了覆盖两校区的财务专网、校园卡专网、门诊专网、安防专网及节能监控专网。

另外,中心还积极推进网络信息化应用服务,实现校园卡与校内所有管理系统对接,并新建多种方式的自助服务系统、多媒体自助服务系统。为促进学校工作的信息化手段,近年来,中心制定信息标准,完成统一身份认证,搭建共享数据库以及一站式服务门户大平台,目前可提供要闻、通知公告、校园卡和图书信息查询等应用。为提供优质的信息技术支撑服务,中心初步建成视频资源平台(包括教室课程、重要会议与活动、精品课件等)并上线试运行。

作为高校学术文化的信息中心,图书与信息中心是高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,其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。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,将继续坚持以创新的思路、创新的机制、创新的举措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与信息服务。